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醫藥行業政策預見性增強
醫藥大健康作為政策驅動的行業,在2022年有多個涉及集采提速擴面、醫保談判、公立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審評審批改革推動創新、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醫療、醫保支付改革等政策發布。
隨著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程持續推進,我國分級診療、現代醫院管理制度不斷完善,醫療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全民醫保、集中帶量采購、醫保談判、藥品供應保障、綜合監管制度等利國惠民,我國服務全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框架基本建立。
特別是在醫保、醫療、醫藥“三醫”聯動改革中,其中醫保起著基礎性作用,帶動“三醫”聯動能更好地形成閉環。
黨的二十大報告也為我國醫藥行業的發展明確了方向,其中醫療保障是重點關鍵詞,涉及供給端和需求端兩個方面。
供給端主要是圍繞藥品有效供給,需求端則主要從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和商業保險等維度展開。目前,國家通過帶量采購及醫保談判兩個核心手段推進相關工作。
2022年6月,國家醫保局發布《2021年全國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自2018年國家醫保局成立以來,連續4次開展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累計將250種藥品通過談判新增進入目錄,價格平均降幅超過50%。2021年,協議期內221種談判藥報銷1.4億人次。通過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2021年年內累計為患者減負1494.9億元,將近1500億元。
另據了解,截至目前醫療需求增長,國家醫保局已開展七批國采,共覆蓋294種藥品,按集采前價格測算,涉及金額約占公立醫療機構化學藥、生物藥年采購額的35%。
德邦證券分析稱,中國的醫保制度改革經歷了漫長的過程,目前已逐步實現了全覆蓋、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2018年后國家醫保局的成立拉開了新一階段改革的序幕,國家醫保目錄調整等規則和流程日趨完善,從2017年開始,國家醫保談判也成為行業每年度的收官大戲。
“我們認為隨著醫保目錄調整的常態化和醫保談判規則的逐步明晰,未來的醫保談判價格降幅區間將可預期,對于醫藥企業來說可自主選擇是否進入醫保,醫保談判將不再是影響醫藥行業的核心不確定性因素。”德邦證券指出。
國元證券更直接指出,近幾年市場對醫藥政策普遍過度悲觀,但情緒有望逐步修復。進入2022年,針對中藥領域,國家頻出支持政策;針對器械領域,醫保局明確創新器械暫不納入集采,同時,江西省牽頭的生化試劑集采降價幅度溫和,好于市場預期;針對仿制藥領域,國家集采和區域集采穩步推進,降價幅度維持平穩,市場預期充分;針對種植牙服務領域,醫保局明確了價格管控政策,也遠好于市場預期。
如信達證券分析師周平認為,從行業增速來看,隨著新冠疫情政策調整后,醫療需求有望逐步恢復正常增長;從估值來看,醫保集采政策更加理性,近期公布的脊柱國家集采價格降幅比市場預期好,壓制估值的最大風險因素好轉。
丁亞猛也持上述類似觀點,認為政策邊際改善,醫藥估值修復中,集采常態化、醫保控費收緊是大勢所趨,但也在為創新“騰籠換鳥”。
簡易續約政策降幅溫和,鼓勵藥企加大創新。2022年6月29日,國家醫保局發布醫保目錄《談判藥品續約規則》文件,簡化了談判流程、提高了醫保談判效率,規范了續約藥品價格降幅。
在不久前,國家醫保局對《關于推動醫藥企業創新的提案》的答復,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對創新藥品予以支持和傾斜,從需求側引導醫藥企業加大創新力度,提高競爭能力,推動醫藥產業創新發展,以更好滿足廣大參保患者基本用藥需求。
與此同時,丁亞猛指出,資本將更趨于理性,部分偽創新、非頭部的企業將被淘汰,更多地看向真正的全球創新,資本更看好做技術平臺型、有差異化競爭優勢、商業化能力強、能有國際化發展潛力等的企業。
構建優質高效衛生健康體系建設
券商以及業內人士一致認為隨著我國疫情政策的調整,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正式到來。
王旭華表示,從目前來看,國家要把全民防疫轉換到全民抗疫,對醫藥行業來說,從醫藥工業、醫藥商業到醫藥零售再到基層醫療機構,都已經進入了一個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