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目前,中國的互聯網醫院發展迅速,總共有1600多家,僅2021年上半年新增的互聯網醫院就有500家,遠程會診平臺更是遍布大大小小的醫院。但是讓人遺憾的是大部分互聯網醫院出現了“建而不用”的情況。為什么“互聯網+”叫好不叫座?
遠程醫療的難言之隱
國家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學中心聯合健康界發布的《2021中國互聯網醫院發展報告》顯示,互聯網醫院真正能實現有效持續運營的屈指可數。
以海南省衛健委公布的互聯網醫院運營數據為例,海南省58家公立醫院建設的互聯網醫院,真正開展互聯網診療業務的僅有11家不得對首診患者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其中還有3家診療人次不超過20人不得對首診患者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幾乎超過90%互聯網醫院處于建而不用的狀態。
患者對互聯網醫院在線復診的服務不太買賬,那么知名大醫院和基層醫院之間架設的遠程會診平臺情況如何呢?
拒了解,目前國家對遠程醫療服務沒有明確的定價制度,遠程醫療服務的費用由誰來付、付給誰、付多少,都不明確,所以只能一直免費。但隨著加入遠程醫療平臺的基層醫療機構數量不斷增加,需要會診的病例越來越多,專家們也越來越吃力。
面臨遠程醫療費用困境的不僅是會診的專家們,基層醫院也有著自己的苦衷。天津薊州區人民醫院早在2016年就跟中日友好醫院連接了遠程會診平臺,五年時間過去了,會診的病例卻寥寥無幾。目前的遠程會診都是各家醫院自主定價。天津薊州區人民醫院跟中日友好醫院簽訂的遠程會診協議顯示,不同職稱的醫生、不同病癥和不同時間的會診價格,分別在幾百到兩千元之間不等。
相比于患者到北京看專家號的費用來說,這些會診費用并不高,但是很多患者寧愿自己跑到北京舟車勞頓,也不愿意為遠程會診買單。
互聯網醫院期盼打破政策瓶頸
遠程醫療,看起來很美,現實卻很骨感。醫保問題、資源共享、費用支付,一道道難題擺在面前,但基層患者的病卻不能等。為此,一些醫院也在做新的嘗試。
目前,神木市基層醫療機構的患者如果想找陜西省內大醫院醫生進行遠程會診,已經可以報銷部分費用。而向北京大醫院申請遠程會診的費用,超出陜西省內定價部分則由神木市的政府財政專項支持。
為了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規定,不得對首診患者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而互聯網醫院的功能本來就是要減少患者跑腿,不能開放互聯網首診成為限制互聯網醫院發展的一個難題。醫生們也正在嘗試新的解決辦法。
劉國梁,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正在視頻會診的是北京雙井第二社區醫院的一位患者。這位患者在社區醫院做的檢查可以通過系統上傳給劉國梁,社區醫院還可以利用數字聽診設備,實時將患者的呼吸聲音傳給劉國梁聽。
這樣劉國梁就可以了解到患者的真實情況,跟去門診面診效果幾乎是一樣的。患者有了這次聯合門診記錄以后,就可以在線上復診,掛劉國梁的號。
不單單是社區醫院,中日友好醫院的聯合門診也開設到了醫養結合機構。數字聽診器和皮膚鏡這樣小巧輕便的神器,解決了不少前端檢查的難題。
北京的一家醫養結合機構里的醫生只需要把患者檢查的信息上傳給中日友好醫院,醫生就能判斷出老人需不需要進一步檢查,省去了老人來回折騰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