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以專注于數據治理、數據利用起步的森億智能,近期一系列變化,令業界感到有些“突然”:不僅宣布了一系列戰略投資并購,而且包含完全自主研發的電子病歷編輯器在內的EMR新產品線正式發布。
“我們要打造無縫化整合數據治理和數據應用的一體化醫院信息系統。我們的立身之本和產品最核心的內涵,就是無縫一體化數據治理和數據應用。我們會沿著這一業務戰略往前走。”森億智能創始人、董事長張少典日前告訴HIT專家網,圍繞這一戰略目標,最近一年多,森億智能在業務布局上有三大核心變化。
森億智能創始人、董事長 張少典
變化一:通過戰略投資切入到醫共體市場
“這一方面是因為醫共體有政策紅利,另一方面是因為醫共體本質上是新形態下的縣級醫院。這與森億智能專注醫院業務的戰略定位相匹配,而且,醫院集團化發展是大勢所趨。”張少典說。
近期,森億智能正式宣布完成對醫聯網(浙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與上海睦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戰略投資并購。其中,醫聯網(浙江)在浙江省衢州市有醫共體建設案例。浙江是醫共體先行改革區域,森億智能在了解到這家公司后,專門去參觀和考察醫聯網(浙江)技術有限公司三級等保,包括詳細了解產品技術體系、醫共體落地的實際情況等,發現醫聯網(浙江)承建的醫共體案例做得非常扎實,在行業中也不多見。
這次并購,不僅意味著森億智能擁有了自己的醫共體產品線和落地案例,而且所投資并購的產品線,與森億智能的技術方案具有很好的互補性和整合性。
張少典預期,如果融入森億智能所擅長的技術方案,比如大數據中心、CDSS等,就可以進一步構建智慧化醫共體,在技術架構上將涵蓋云基礎設施、云系統,構建起縣域醫療數據中心,支撐實現分級診療所需的上下轉診業務流程,并且通過CDSS智慧輔助診療系統,幫助更多基層醫療機構開展慢病人群管理等。
變化二:自主研發并落地電子病歷系統
森億智能自主研發的電子病歷系統已經上線兩家醫院。第一家是三級乙等醫院;新近又上線了一家2000多張床位的三甲醫院——中山市人民醫院,包括門診和住院都已經上線,證明完全能夠滿足這個規模量級醫院的業務需求。
中山市人民醫院醫生查看森億智能智能一體化電子病歷系統
“研發這條產品線,其實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張少典說,“我們一直默默在研發和實施電子病歷系統,已經接近四年,這對森億智能來說已經是長時間的布局。”
森億智能作為一家做數據和AI的公司,為什么要研發電子病歷系統?張少典解釋:“我們所有產品布局的戰略,都秉持兩個基本點。”
其一,森億智能的核心基因是數據治理和數據應用。
“這點始終不變,而且這是我們的立身之本。”張少典說,“但是,在做數據治理和數據應用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數據治理必須要從數據采集的源頭開始,而不是等到所有的數據該有的都有了、已經缺漏的數據也已經無法挽回的時候。否則,數據治理只能做到六七成,剩下的兩三成永遠也補不回來。而要從數據采集的源頭開始做數據治理,醫生工作站、護士工作站是最重要的抓手。”
其二,數據治理、數據應用必須與業務流程緊密結合。
做完數據治理,就要做數據應用,類似VTE、CDSS、科研平臺等。這些應用必須與臨床業務流程緊密結合,這就需要與醫生工作站、護士工作站所承載的業務工作流程進行深度整合。
“只有這樣做出來的數據應用才會有生命力。”張少典舉例說,現在絕大多數CDSS應用都是“外掛式”的。這對于醫院的信息系統和用戶來說,容易造成干擾,尤其各種外掛多了以后。而且系統是外掛的,難以深度融合臨床業務流程。要解決問題就需要去做接口,成本就會很高。
再比如臨床大數據科研,常常遭遇“數到用時方恨少”的尷尬,其實也是臨床數據缺漏特別嚴重的典型場景。
為避免等到做科研分析時再去補錄數據,森億智能在復旦大學兒科醫院做了一個應用,把科研的數據收集和數據治理前置到了診療環節當中,提升數據質量。張少典介紹:“那時候我們還沒有自己的電子病歷系統,所以只能做外掛,但是我們去改造了醫院的電子病歷系統。”于是,在患者來院就醫和治療過程中,后臺科研數據引擎和科研大數據系統就能判定,該患者的數據是否有比較高的科研價值,是否符合某個科研隊列的入組條件等。一旦符合要求,系統會直接在門診醫生站或住院醫生站的電子病歷系統中提示醫生,這名患者的哪些科研字段必須準確填寫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