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的高速發展,各傳統行業紛紛迎來重要轉型。醫療行業作為其中一大代表,與人工智能的融合深入且密切。“人工智能+醫療”,不僅吸引了無數高科技企業的踴躍入局,同時也為行業患者帶去了重大福音。
而今年,我國肺炎疫情的爆發和愈演愈烈,進一步加速了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在各大AI企業對疫情防控的積極參與中,我們可以看到,醫療AI逐漸廣受追捧,AI技術也正獲得快速升級,一股發展的東風正撲面而來!
新機遇,AI醫療戰疫在前
目前為止,全國肺炎疫情累計確診人數已經超過7萬,前線戰“疫”依然艱巨,利用AI技術提升疫區診療、救治和防控能力,無疑是當下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2月15日疫情中智慧醫療存在的問題,據前線傳來的好消息,阿里達摩院升級出了最新的AI算法診斷技術,能在20秒內對新冠疑似案例CT影像做出判讀,且準確率高達96%。這顯然讓前線臨床診斷的醫生又收獲了一個可靠幫手,減輕了防疫工作壓力。
據了解,在戰“疫”前線的幫手,遠不止阿里AI一個。早在2月初,商湯、依圖、推想等公司馳援的身影便已出現。其中,曠視連續奮戰十天推出了AI測溫系統;商湯科技提供了覆蓋疫情篩查、診療和研究的三大AI方案;而依圖則帶來了智能影像評價系統……
依托AI在醫療影像篩查、藥物研發、自主檢查、智能問詢等方面的顯著功效,不僅疫區診療、救治獲得了高效而精準的輔助,同時固有的醫療與人力資源也獲得了有效節約和配用,此外更加保障了患者與一線人員們的健康安全。
可以說,這次“戰疫”給了人工智能一個展示醫療應用價值的重要機會!
新憧憬,我國具備巨大潛力
那么,面對這一機遇,我國能否把握并將其轉化為更廣闊的發展呢?
就目前來看,至少我國存在一些明顯的優勢,比如AI醫療擁有的實際需求很旺盛;國內參與進來的企業不在少數,相關技術和產品也頗豐;此外,國家對AI醫療發展的重視程度和政策支持也非常大。
據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已有28家以上的AI醫療初創企業融資成功,總金額近20億元。同時,以BAT等傳統科技巨頭企業為代表,也發布了眾多新技術和新產品。
其中,2017年騰訊發布了自主研發的醫療影像人工智能系統“騰訊覓影”,并入選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名單;同一年疫情中智慧醫療存在的問題,阿里旗下阿里健康與萬里云合作,聯合推出了“ You”;2018年,百度也成立了智慧醫療部門,并推出“靈醫智惠”AI醫療品牌。
在眾多新老企業的協同助力下,近些年我國人工智能醫療發展已經位居全球前端,甚至一度有了超越美國之勢。再加上我國擁有的互聯網和人口優勢,催生出的龐大醫療數據為AI醫療發展提供了沃土,可以說AI醫療發展的潛力已經不斷釋放。
未來,只要我國能將這些需求、數據優勢聚集起來,在應用端加強落地和體驗,相信屬于AI醫療的廣闊藍海一定能變現。
新挑戰,未來發展注意三點
當然,在此過程中也需要擺脫長久發展以來的一些禁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