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近日,互聯網醫療重磅政策《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試行)》(以下簡稱《細則》)正式發布并開始施行。
與2021年的《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相比,試行版文件整體變化不大,仍將重點放在互聯網診療全流程的質量和安全監管上,整體目標仍然是促進互聯網診療健康發展。
不過,《細則》中關于病歷記錄及保存、線上處方開具、處方藥銷售、人工智能應用紅線等的表述更加細致,為監管落地進一步明確了標準。
《細則》是針對近年來互聯網醫療行業實踐中的現實問題所制定,與從業者息息相關。具體來看,《細則》意在解決行業中哪些問題?劃出了哪些紅線?實施后對行業有何影響?動脈網訪談多方人士,進行了解讀。
監管主題延續,完善更多細節
此次文件在2021年進行了公開意見征集,兩版文件內容既有延續,又有細節差異。
《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試行)》和《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征求意見稿)》部分內容對比(紅色為變更內容),資料來源:國家衛健委官網
此次《細則》要求確保醫師本人接診,其他人員、人工智能軟件等不得冒用、替代醫師本人接診。《征求意見稿》將“接診”改為“提供診療服務”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下載,可以涵蓋線上診療的所有環節,包括接診后的診斷、開方等等;診療服務由醫生本人提供,是醫療安全的重要保障。
電子病歷是進行醫療質量控制的載體。《細則》既要求互聯網診療病歷記錄按門診電子病歷的有關規定管理,保存時間不得少于15年,還要求圖文對話、音視頻資料等過程記錄保存時間不得少于3年。
《征求意見稿》規定,提供互聯網診療的醫療機構建立退出機制,但未明確退出機制下如何處理病歷資料。對此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下載,《細則》進行了詳細補充:互聯網醫院更名后,病歷等數據信息由變更后的互聯網醫院繼續保管;互聯網醫院注銷后,由依托的實體醫療機構繼續保管;所依托的實體醫療機構注銷后,可由省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或者省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指定的機構按照規定妥善保管。
明確各種條件下的去向,使得病歷記錄按要求進行保存更具可操作性。
《細則》對處方開具、處方藥銷售等也有更多表達,并明確指出“嚴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動生成處方”。事實上,在“確保醫師本人提供診療服務”的相關規定中,已經包含了禁止人工智能開具處方的意思,此處再次單獨強調,體現了對行業內實際問題的回應。
對于藥品回扣線上化問題,《細則》中明確:要嚴格執行《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廉潔從業九項準則》(以下簡稱《九項準則》)等有關規定。
《九項準則》于2021年11月由國家衛健委、國家醫保局和國家中醫藥局聯合印發,是2013年《加強醫療衛生行風建設“九不準”》的升級版,也是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從業中的紅線。《九項準則》包括不接受商業提成、不牟利轉介患者、不收受企業回扣等要求,被整體列入《細則》,更加說明線上線下應該以一致的標準對待。
不只是兩版文件有延續,銀川互聯網+醫療健康協會秘書長傅虹橋表示,《細則》整體上也是對2018年《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等3個文件要求的延伸和細化,并非要將行業“嚴管”起來。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網絡醫院院長周其如稱,2018年以來,互聯網醫療快速發展,卻存在全國不平衡的現象,如果沒有疫情,不平衡現象可能更嚴重;行業發展過程中,又出現了一些誤區。“針對這些問題,通過更清晰、可操作性更強的規定,來實現全國標準統一的、更加規范的管理。”
怎樣聚焦醫療質量與安全?
醫療質量和安全是《細則》的核心,文件也提出了整體原則,即“開展線上線下一體化質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