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在全民與新冠肺炎的戰役中,醫護人員首當其沖,而先進的醫療科技是臨床最重要的武器之一。3月5日,百度發布復工搜索大數據顯示,科技抗疫是疫情發生以來大家最為關注的熱點之一,相關新興產業的關注度也在近期飆升明顯。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行業熱度環比上漲超過100%。這些技術在疫苗、藥物研發、病毒研究、防控等領域的應用尤其受到關注。
20秒完成CT影像識別、2-3秒完成量化評價,AI技術大顯身手
CT影像是新冠肺炎重要的診療決策依據。但新冠肺炎具有肺內多發散在病變、病變過程中呈現此消彼長的特點,醫生難以準確定量分析,對病情程度分級存在主觀差異性。而采用傳統手工勾畫病變區域的定量評估方法,耗時長,效率低,臨床推廣難度較大。科技企業紛紛施展拳腳,通過AI等技術,研發出新型冠狀病毒的分析評價系統,大大提高診斷的效率,為病患的確診治療奪得先機。
1月28日,由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和依圖醫療合作開發的業界首個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智能影像評價系統正式上線。這套系統針對肺炎病變檢出率敏感性達97.3%,特異性達99%;同時,對肺炎嚴重程度在2-3秒內即可完成量化評價;此外,它還能夠智能隨訪分析患者病程,精準匹配歷史影像,自動分析病情的轉移和發展。
目前,這套系統已在等近20個省級行政區的醫療機構完成部署,在山東,濟南千佛山醫院、山東煙臺市奇山醫院、山東濰坊市人民醫院等也都落地了這套CT智能影像評價系統。
無獨有偶,2月15日,阿里達摩院聯合阿里云共同研發了一套針對新冠肺炎的AI診斷技術。這種技術可以在20秒內對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CT影像做出研判,從而為臨床醫生提供輔助診斷依據,大大提升診斷效率。實際結果顯示,單個病例影像數據的上傳和分析可在20秒內完成,準確率達到96%。
截止到2月23日,阿里達摩院醫療AI團隊研發的新冠肺炎CT影像識別算法,已對3萬多個臨床疑似病例進行了診斷。據悉,這一最早應用于鄭州“小湯山”的算法,目前已在湖北、上海、廣東、江蘇等16個省市的41家醫院上崗。
5G遠程會診,全國專家隔空面對面完成診斷
5G時代即將來臨,大帶寬、低時延、廣連接的特性成為其獨特優勢。5G技術除了能夠滿足日常通訊的需要自動問診,在抗疫時期,它在遠程會診、遠程操作CT機、移動查房等方面發揮著重大的作用。三大運營商以及中興、華為等5G信號和設備提供企業扛起了信息高效傳輸的重任。
1月26日,四川省衛健委利用5G技術實現了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與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在全國首次實現兩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5G遠程會診。同樣的5G遠程會診次數還有很多,通過5G技術,使得醫療技術不是特別發達地區也可以獲得專家近乎0延遲的指導治療,為救治病人“搶”來了寶貴的時間。
在湖北,5G通信更是成為一線醫護人員的得力助手。2月13日,一批5G遠程醫療小推車近日在武漢火神山醫院啟用,來自全國的專家可以通過遠程醫療系統對隔離區患者進行診斷。這套支持1080P的高清畫質的終端設備上安裝了移動云視訊客戶端,通過云視訊的視頻和遠程桌面功能,火神山醫院的一線醫務人員可以將本地醫療數據共享給北京301醫院,實現專家遠程診斷。而且,通過5G信號傳輸,可以實現圖像清晰不卡頓,讓專家實現高質量的遠程醫學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