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過去一周時間里,整個醫療圈都被一份在網上流傳的互聯網醫療監管草案攪動得頗不平靜。目前方案雖未正式確定,但政策草案中關于互聯網診療將被限制的規定,已經引起了輿論爭議。
而在5月14日舉辦的“2017第十三屆中國健康產業高峰論壇上”(以下稱“論壇”),國家衛計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對互聯網診療活動“質量與安全”的反復強調,則為監管者對互聯網醫療的態度和思路做出了注腳。
首診診療業務或受限
在論壇上,焦雅輝表示,根據國家衛計委的前期研究,互聯網醫療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涉及醫療核心的診療業務,比如在網上看病、開藥,另一類是診療以外的非核心業務,如給患者、醫生、醫院等提供的線上咨詢、掛號、支付等服務。
對于前者,即涉及診療的核心業務,焦雅輝反復強調,質量和安全是“不能突破的底線”,因此需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規制。“醫學既是自然科學,也是人文科學”,“為什么叫醫療臨床,臨床就是一定要面對面給患者提供服務”,“懸絲診脈這是神話故事”,焦雅輝表示。
這一監管思路,在近日網絡流傳的《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中,集中體現為有關“允許開展的互聯網診療活動”,僅限于醫療機構間的遠程醫療服務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的慢性病簽約服務的規定。
一名接近國家衛計委的醫療界人士告訴財新記者,網上廣泛流傳的互聯網監管政策征求意見稿確有其事,只是在內部征求意見的過程中流了出來。
征求意見稿提出,醫療機構不得對首診患者開展互聯網活動。焦雅輝則解釋稱,涉及醫療核心的診療業務,“一定要強調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資質問題”,“對于首診的病人,絕對不可以說將來得病了,打開電腦說問問醫生怎么辦”。
而全球范圍內,目前在互聯網醫療領域,被不少業界人士認為比較成熟的只是遠程醫療和慢性病患者管理。焦雅輝認為,遠程醫療和慢病患者的用藥調整,都是連續管理的過程,醫生對病人的情況已經非常清楚,后期可以借助可穿戴設備做日常健康監測,如果病情有變化,再建議病人到醫院里找醫生當面看病。
“任何國家對醫療行為都是嚴格準入和監管的”,焦雅輝還表示互聯網診療首診,隨著技術的發展,互聯網的診療范圍肯定還會擴大,不僅僅局限于遠程醫療和慢病管理,比如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最早的初衷是遠程做手術,所以未來也不排除互聯網診療的范圍可能會逐步擴展到遠程手術,只是“目前來講,還達不到這個程度”。
線上診療收緊
盡管從征求意見稿到方案最終確定,還需要經過各政府部門層層協商、報批,才能最終公諸于世,但事先流出的監管草案及監管者的表態,卻已足夠引起行業波動。
互聯網醫院的準入規則或將發生變化。征求意見稿提出,互聯網醫院只能由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醫療機構提供互聯網診療首診,并獲得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備案同意。
《征求意見稿》還指出,未來互聯網醫院的服務范圍,僅限于醫療機構間的遠程醫療服務和基層醫療機構提供的慢性病簽約服務。
在2016年9月,銀川市政府接連通過三個文件,明確無需線下實體醫院,就可實現醫生多點執業政策,這使得好大夫在線經營的銀川智慧互聯網醫院成為中國第一家完全虛擬的互聯網醫院。
但在今年4月18日,好大夫突然宣布與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正式簽約,后者將成為線下基地醫院。與此同時,其收購了一家基層醫院。根據好大夫在線提供給財新記者的信息,其關于遠程醫療服務和基層醫療機構的慢病簽約工作從2016年底就已經開始大力布局,并作為2017年最核心的業務方向。
除了準入規則,征求意見稿對互聯網醫院的名稱也做了規定,即醫療機構不得使用互聯網醫院、云醫院、網絡醫院等名稱。
此外,征求意見稿提出,未經國務院衛生計生行政部門頒布相應醫療機構類別和醫療機構基本標準,縣級以上地方衛生計生行政部門不得擅自設置審批虛擬醫療機構。對于政策出臺前已經設置審批的互聯網醫院、云醫院、網絡醫院等,設施審批的縣級以上地方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應當在政策發布后15日內予以撤銷。